首页

sm国产

时间:2024-07-06 00:48:40 作者:(年中经济观察)极端天气频发会否影响中国粮食安全? 浏览量:69952

 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(记者 陈溯)今年入汛以来,中国极端天气频发。6月,华北、黄淮等地干旱快速发展,长江流域遭遇历史同期第二多强降雨。中国粮食安全会否因此受到影响?

  进入夏季,中国出现“南涝北旱”现象,南方强降雨具有极端性。据气象部门统计,6月10日入梅以来(6月10日至30日),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降水量分别较常年同期偏多49.2%和18.6%。强降水造成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贵州、安徽、湖北9省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等灾害。

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,南方强降雨主要影响水稻生长区,水稻是水生作物,洪涝灾害对其影响不大,且当前尚处于年中,随着后期加强补种和技术干预,仍可挽回一定损失。“作为重要口粮之一,中国稻谷库存充裕,南方洪涝灾害对中国大米安全供给影响比较有限。”

  与此同时,华北、黄淮、江淮持续少雨高温,干旱快速发展,农业生产面临挑战。李国祥认为,6月干旱正值小麦收获季后期,对其影响较小。旱情主要影响玉米夏播时机,由于后期天气具有较大不确定性,应重点关注其对夏播的影响。

  据农业农村部公开信息,占中国全年粮食产量20%以上的夏粮今年丰收已成定局。当前正值秋粮生长期,展望后期,能否保障全年粮食安全主要取决于水旱灾害对其影响如何。

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表示,目前秋粮玉米正处于出苗和生长期,水资源保障十分重要。从现实情况来看,中国大中型灌区水资源基本能够得到保障,灌区粮食产量占全国75%以上,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顶梁柱作用。“从整体情况判断,尽管水旱灾害频发,只要应对措施得当且不发生大面积极端变化,不足以影响今年国家粮食安全,不用过度担心。”

 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,也是农业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。极端天气频发之下,官方已行动起来,采取加强气象监测预警、农田水利调控、农业技术减灾等多种措施减轻灾情损失,全力保障粮食安全。

  姜文来表示,近年来,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,抵御水旱灾能力不断增强。2000年至2022年,中国平均每年因旱灾粮食损失为223亿公斤,而2013年至2022年平均因旱灾粮食损失为136亿公斤,粮食生产抵御旱灾能力显著增强。

 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极端干旱、水灾发生的频次和强度不断增加,对农业生产的挑战也在加剧。

  李国祥表示,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,要加强农业灾害防控体制机制建设,细化各项应对措施。如以前通常是“南涝北旱”,在极端天气影响下,现在北方也易出现极端暴雨。去年华北地区遭遇的严重涝灾,就提醒北方地区要加强排灌系统建设。

  姜文来提醒,应对极端气候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,仍然任重道远。要强化现代化手段,加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,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吉林节后“第一会”连续十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

中国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潘利兵表示,化州市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,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区、县域化州市经济的增长极、城乡融合的连接器、宜业宜居的幸福地。化州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,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、要素集聚方式、联农共富机制,着力打造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的引领区,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发挥更大示范带动作用。

去年以来法律援助机构帮助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

无畏契约进化者系列公开赛分为第一幕(ACT 1)、第二幕(ACT 2)、第三幕(ACT 3),分别于今年9月、10月、11月举办。每一幕比赛均由公开预选赛(线上)、入围赛阶段(线上)、正赛阶段(线下)组成,并会按照排名为参赛队伍提供相应的赛事积分。

上海今年将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

第二,不同期限利率非对称下调,表明政策希望发挥作用的对象有所侧重,保持1年期LPR不变,或表明对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的刺激意图相对平稳;

玻利维亚东部公路一大巴坠谷 已致7死34伤

沈德法出生于1965年1月,工商管理硕士,正高级工程师,高级经济师,曾在浙江建投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任职,曾任浙江建工副总经理、总经理、董事长、党委书记等职。

台商代表相约武汉赏樱花谋合作

通知提出,鼓励银龄教师投身西部地区、民族地区民办学校,投身行业、产业、企业急需的紧缺专业,帮助民办学校补短板、强弱项、提质量。鼓励民办学校探索推行“导师制”,由高素质银龄教师担任青年教师导师,发挥师承效应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